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净增人口持续下降:城镇化最大的内生变量

 

    2月22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12年人口数据:2012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为13540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69万人,出生人口1635万人,死亡人口966万人。

    人口结构是城镇化面临的最大的内生变量。以下三大趋势性变化是研究制定城镇化政策必须认真对待的:

    一、净增人口持续下降

    根据2007年1月公布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的预测:中国总人口(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下同)将于2000年净增人口957万,2001年净增人口884万人,2002年净增人口826万人,2003年净增人口774万人,2004年净增人口761万人,2005年净增人口768万人,2006年净增人口692万人,可见近几年中国净增人口的基本趋势是逐渐减少的,呈现出持续下降的趋势。从2000年到2006年每年净增人口从900多万人,下降到不超过700万。

    根据国家统计局近几年发布的数据,近几年中国每年净增人口数量为:2006年692万人,2007年681万人,2008年673万人,2009年672万人,2010年641万人,2011年644万人,2012年669万人。可见近几年中国每年净增人口数量又下了一个台阶,达到600多万人。考虑到未来几年中国每年死亡人口逐渐增多,而计划生育政策使每年出生人口可能还会下降。那么我们可以判断,从2012年末到2020年末,平均每年净增人口可能还会下降到不超过600万。

    从2012年末到2020年末有8年时间,平均每年净增人口不超过600万,那么8年总净增人口不超过4800万人。已知2012年末有13.54亿人,那么13.54亿+0.48亿=14.02亿。2020年末中国人口最多不超过14.1亿人。

    二、出生人口持续下降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近几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2001年出生人口1702万人,2002年出生人口1647万人,2003年出生人口1599万人,2004年出生人口1593万人,2005年出生人口1617万人,2006年出生人口1584万人,2012年出生人口1635万人。可见近几年中国出生人口的基本趋势也是逐渐减少的,呈现持续下降趋势。2012年新增劳动力净减少345万人进一步证明了出生人口下降的趋势。

   三、人口减少拐点可能提前到来

   计划生育政策不仅改变了我国的人口结构,也改变了生育观念。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一步改变了生育成本。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我国人口减少的拐点可能会提前到2025年左右。

   我们假设2023年的出生人口大约为1500万,人均寿命按75岁计算,并且已知1950年~1955年中国每年出生人口约1900万。我们知道,出生人口多于死亡人口,人口数量就会增加;出生人口少于死亡人口,人口数量就会减少。1950年出生的人口,到2025年已是75岁,那时每年死亡人口为1900万左右,而每年出生人口为1500万左右,出生人口减去死亡人口的得数是-400万。

    显然,2025年中国人口可能减少400万。考虑到多种复杂的因素,例如1950年出生的人,有一部分可能活不到73岁,他们可能在60岁、50岁甚至在童年时就死亡了;也有一部分人寿命超过73岁;另外还有一部分1948年、1949年、1951年、1952年……出生的人在2025年死亡,也就是说,2025年的死亡人口并不全是1950年出生的。另外,2025年出生人口可能只有1400万或1300万。因此,2025年出生人口减去死亡人口的具体数值可能不是-400万,而可能是-600万、-500万或-300万,但人口负增长应该是确定无疑的。甚至中国人口负增长的时间还会进一步提前。

    中国人口就会负增长时间的提前对经济发展速度、城镇化速度、房价、物价走势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话题:



0

推荐

卢海元

卢海元

189篇文章 7年前更新

卢海元 男 湖北黄冈人 1965年4月出生 中共党员。 1986年获武汉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1989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学硕士学位,2002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学博士学位。 新农保制度的设计者,宅基地换保障的倡导者,光电三峡的打造者,中国能源独立的推动者。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