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原文地址:土地流转之乱象作者:马前炮

我国的土地制度,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小农经济形态,长期以来成为制约中国农业经济和农村社会发展的三大桎梏。通过土地流转达成农业经济的规模效益并促进农村经济转型,有利于农业领域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这一切听上去很美,但一到实施的层面就完全变了味道。

 

笔者最近通过一些走访,与农业一线人员有不少接触和交谈,了解到了一些发生在我国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的乱象:

 

l  我国农村中农业用地流转的不少,但除了东北之外,种植主粮作物的很少,大多在种各种经济作物,盖因为种粮不赚钱;

l  凡是土地流转费在每亩每年500元以上的,种粮基本都赔钱;

l  如果流转的土地原来土地是集体所有的,流转费用有可能便宜,种植主粮作物有可能还不赔钱;

l  凡是种植流转50亩以上土地的大部分都赔钱,因为需要聘用专门的管理人员,管理成本高;而小承包户,自己本来就要种地,没有额外的管理和人工成本,有可能赚钱;

l  许多承包流转土地的项目都是为了骗取国家的补贴。山东某县企业流的转土地1800亩,上报6800亩,多骗国家5000亩的补贴。这样的“流转”全国不在少数;

l  有些大型食品企业也尝试流转承包土地,试图从源头控制企业的原料来源和质量,但多半都铩羽而归。因为,第一不懂农业运作的规律;第二无法对付周边随时进地里“拾麦穗”,“捡棒子”的农民。正规军敌不过游击队的骚扰战。山东某大型食品企业不得已把每年每亩1000元承包进来的土地又以800元转包出去;

l  许多基层官员在农村有小片的承包土地,种植高价值的经济作物或者“有机”作物。他们大多醉翁之意不在这些作物的种植和经营,也不在意盈亏,而在于“洗钱”,只有这样才可以使通过各种非合法化渠道得来的钱“洗白”;

l  正规承包竟来的土地要想拿到国家的补贴,各种花费和成本要占到补贴总额的七成;

 

总体来看,当前“土地流转”存在着以下几种弊端:

 

1.      土地流转已然成为一些基层政府官员权力寻租的盛宴;

2.      一些不法商户与官员勾结以种种手段瞒天过海、套取国家补贴的做法也已“蔚然成风”;

3.      单纯的土地流转并没有解决农村劳动力出路的问题,老一辈农民的土地情节依然会使得他们在流转出去的土地周边打各种主意,影响的流转承包户的合法利益;

4.      土地流转和承包也成为部分官员洗钱的途径。

 

“土地流转”的设计初衷是好的,但是实践中问题很多。这些问题也提醒我们:

 

第一,   单一土地流转的手段并非破解中国农业经济发展困局的灵丹妙药。改变中国农业经济的弱势和中国农民的现状,还是要从土地制度,经济结构,粮食价格,农业产业效益等多方面下功夫;

第二,   “土地流转”表面上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但农民并不一定得到实惠,因为它的核心是要解决我们城里人的吃饭问题,而“谷贱伤农”则是亘古不变的残酷现实;

第三,   国家补贴的盛宴正在被外来的采食者大肆猎取,并没有多少能够真正落到种植粮食的农民身上。执行中的监控和审计也十分重要;

第四,   如果不解决农民的出路和农民身份的公平问题,如果务农被认为是低贱的职业,农业的发展还是走不出被弱势、被操控和被“没有青春”的死结。

话题:



0

推荐

卢海元

卢海元

189篇文章 7年前更新

卢海元 男 湖北黄冈人 1965年4月出生 中共党员。 1986年获武汉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1989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学硕士学位,2002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学博士学位。 新农保制度的设计者,宅基地换保障的倡导者,光电三峡的打造者,中国能源独立的推动者。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