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关于发展新兴氧产业

提高西藏人民生活质量和人均寿命的建议

 

    西藏自然条件恶劣,工作和生活环境艰苦,人们普遍处于亚健康状态。在各种影响身体健康的主要因素中,按照影响大小或者权重,分别是缺氧、高寒、气压低、干燥、紫外线辐射强。这些自然因素的长期作用,引起人体一系列生理、病理变化,导致代谢异常和器官损害。医学研究及实际状况表明,长期的高原环境生活会严重影响人体的各个系统,尤其突出的是因为长期缺氧造成的对血液、循环、神经及代谢系统的损伤。较长时间的单系统损伤或疾病会进一步转化或诱发,导致多系统乃至全身的病理学变化或疾患,造成长期在藏工作的干部职工身体状况普遍较差,生活质量降低。

     2005年在西藏自治区科技厅软科学研究资助项目《关于对西藏地区干部保健对策与体检制度研究》中,对696名干部体检资料进行分析(其中:藏族345人、占49.57%,汉族351人、占50.43%,男性537人、占77.16%,女性159人、占22.84%,年龄最大的72岁,最小的21岁),体检结论全部正常的仅8例,占1.15%,且均在海拔3650米组,个体同时患有疾病的检出总数最多达15种,个体患5种以上疾病的人数达432人,占62.07%。从患病的病种看,患有慢性高原心脏病的占60%以上,高原性高血压占37%,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占51.58%,高原性白内障占54%,因多血症引起的高尿酸血症、痛风比比皆是。同时,急性高原性肺水肿、急性高原性脑水肿发病率也相当高。疾病检出率汉族高于藏族,男性高于女性,随着海拔增高和年龄增长,各种疾病的检出率均呈增高趋势,且表现为发病早、病种多、病程长、病情重的特点。 长期在西藏工作生活的人们,高原疾病多发、未老先衰、英年早逝现象比较突出。许多干部职工常年累月工作在高海拔地区,加剧身体透支,不少人积劳成疾、带病坚持工作,倒在工作岗位上情况时有发生。如,阿里地区在职干部职工死亡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近10倍,那曲地区安多县在职干部因高原性疾病去世的平均年龄仅42.5岁。据统计,2001年至2008年西藏共有4103名退(离)休干部去世,平均年龄只有64.8岁,而2015年全国平均寿命为74.8岁。  

     在上述影响人体健康的五种因素中,对人体健康影响最大的是缺氧。西藏的缺氧,更多的是高原地区自然条件造成的环境性缺氧,持续的环境性缺氧会进一步加剧病理性缺氧,环境性缺氧与病理性缺氧交织在一起,往往更难医治。西藏各类高原病无不与缺氧具有高相关性。在严重缺氧的西藏,依靠呼吸道补氧是难以改变的。因此,要提高西藏人民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必须探索科学有效补氧的新途径,将氧产业的发展作为破解制约西藏发展瓶颈的重中之重,予以倾斜和扶持。

氧是生命的第一要素,也是最灵的药。发达国家率先在氧疗方面取得突破,尤其本世纪以来在理论研究、制造工艺、健康实践等各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步。我国的氧产业刚刚起步,发展氧产业可以收到远离医院、远离医药、节约开支、惠及百姓的多重效果,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健康长寿问题越来越突出的时候,大力发展我国的氧产业实属必须、必要、刻不容缓。在西藏尤其如此!

在健康中国的大背景下,发展氧产业,不仅可以促进西藏旅游业的发展,还可以提高西藏人民的生活质量,延长人均寿命。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安排一定的科技专项资金支持补氧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宣传推广,促进补氧系列产品的开发。建立氧疗研究所,重点可研究缺氧与亚建康、缺氧与高原病、补氧替代抗生素、物理补氧、化学补氧、氧疗康复的相关技术和产品,加快补氧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二是制定将氧产业作为西藏特色优势产业予以重点支持的相关政策措施。开展补氧知识的宣传普及,建立氧产业发展基金,制定补氧专项补贴政策,鼓励政府采购并优先使用创新补氧产品和服务,重点向驻村工作组、援藏技术人员、援藏干部和高海拔地区村民配发科学有效的补氧产品。

三是加强补氧基础设施的建设。在人口密集场地设立吸氧站,建设高原增压增氧气膜新型建筑,建立氧疗康复疗养院,引进补氧器械,发展补氧产品。

    

 

 

话题:



0

推荐

卢海元

卢海元

189篇文章 7年前更新

卢海元 男 湖北黄冈人 1965年4月出生 中共党员。 1986年获武汉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1989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学硕士学位,2002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学博士学位。 新农保制度的设计者,宅基地换保障的倡导者,光电三峡的打造者,中国能源独立的推动者。

文章